您当前位置:主页 > 业界资讯 >

知识图谱赋能古籍OCR纠错新路径

时间:2025-06-28

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古籍文字识别作为重要应用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因字形相近导致的语义矛盾识别错误,一直是阻碍古籍数字化精准推进的难题。而基于知识图谱的OCR结果纠错方法,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古籍历经岁月洗礼,部分文字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字形演变、模糊等情况,使得OCR系统在识别时极易将字形相近的字混淆。例如,“己”与“已”、“戊”与“戍”等,这些字形差异细微,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语义。一旦OCR系统识别错误,后续的古籍研究、整理工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对古籍内容的误解或误读。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构建古籍文字关系图谱成为关键一步。这一图谱犹如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将古籍中的每一个文字作为节点,而文字之间的各种关系,如字形相似关系、音韵关联关系、训诂解释关系等,则作为边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构建方式,能够全面、系统地呈现古籍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构建好古籍文字关系图谱的基础上,将字形、音韵、训诂知识融入OCR结果的后处理环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字形知识可以帮助系统更准确地识别那些因字形相近而容易混淆的文字,通过对比文字在图谱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文字的字形关系,判断识别结果是否合理。音韵知识则为识别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参考,在古汉语中,音韵有着严格的规律,许多文字在读音上存在关联。利用音韵知识,可以进一步验证OCR识别结果的准确性,纠正因字形相似但读音不同而导致的错误。训诂知识则从语义层面进行把关,训诂学是研究古汉语词义的传统学科,它能够解释古籍中文字的含义。当OCR识别结果出现语义矛盾时,训诂知识可以帮助系统追溯文字的本义、引申义等,从而纠正错误。

基于知识图谱的OCR结果纠错方法,不仅提高了古籍文字识别的准确率,还为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它让那些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能够以更精准、更完整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后续的古籍研究、文化传承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这一方法将在古籍数字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点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深圳市金鸣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115101号-1     金鸣表格文字识别,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395号

金鸣识别智能体
Icon
金鸣表格文字识别助手
人工智能识别准 | 批量合并更便捷
欢迎您!我是基于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的金鸣识别智能体,请说出您遇到的问题。
正在思考,请稍候.....